九窍者,上有七窍,下有二阴。故此自毛际,行腹里关元,上至咽喉面目者,皆任脉之道也。
病热脉静,泄而脉大,脱血而脉实,病在中脉实坚,病在外脉不实坚者,皆难治。故刺阴者,深而留之;刺阳者,浅而疾之;清浊相干者,以数调之也。
寸口候阴,故一盛在厥阴,肝与心主也;二盛在少阴,心与肾也;三盛在太阴,脾与肺也;四盛以上者,以阴脉盛极而阳无以交,故曰“关阴”。太阴起于足大指,故根于隐白,以太阴而居阴分,故曰“阴中之阴”。
济、同,犹酾滤也。 然阴不足者,阳亦无根,若泻之太过,则阳气重脱,而脱阳者狂,甚至阴阳俱脱,则暴死不知人也。
至于气穴、溪谷,井、荥、、合等法,专言针灸者,另有全书祖述之,此不备焉。 多阳者多喜,多阴者多怒,亦各从其类也。
热伤皮毛,寒胜热。 上行结于手腕外侧腕骨、阳谷之次,上循臂内侧,结于肘下锐骨之后小海之次,但于肘尖下两骨罅中弹之,其酸麻则上应于小指也。